今年以来,我市把国省干道等重要道路沿线环境整治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,实施农村人居环境重要道路沿线专项整治行动,聚焦“卫生大扫除、环境大整治、公共秩序大提升”,开展“六治六化”,即治脏促净化、治乱促序化、治粗促美化、治标促绿化、治暗促亮化、治本促文化,以路带村、抓线带面,示范带动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。
紧盯三个目标,推动三大提升。紧盯干净整洁,推动卫生环境大提升,瞄准重要道路沿线垃圾全部清零,压实市场化保洁责任,全市配备农村保洁人员16667人、垃圾收集点8525个、乡镇转运站18座、收集车辆11258辆、转运车辆505辆,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8座,建立三级督导检查制度及督导检查队伍。紧盯规范有序,推动秩序环境大提升,瞄准抓好污水整治,消除道路沿线、村庄内外的黑臭水体18条、纳污坑塘228个,实现黑臭水体和纳污坑塘动态随清。整治道路沿线残垣断壁、废弃棚室等建筑物1217处,清理杂物16980处。整治临街旱厕、院外“电话亭”式厕所1458座。聚焦重要道路穿过的镇区、村街,以及城乡进出口,规范设置交通标线467处。紧盯美化美感,推动风貌环境大提升,合理打造村庄景观,规划建设绿化景观、Z心绿地、小游园等210处,完成村庄绿化面积112万平方米,建设连村路绿化带162条,因地制宜开展墙体美化41.9万平方米,创建美丽庭院29418个,硬化街道153万平方米,安装照明设施6611个,建设党建广场、文化礼堂等文化设施场所173个,建设村史馆等传统文化保留场所14个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组织集中讲习、锣鼓队、舞蹈队等群众文化活动3705场次。
突出三条路径,务求三大实效。以路带村、示范带动,在主要突破上求实效。全市确定20条国省干道、4条铁路高速沿线作为整治“窗口”,制定《重要道路沿线村庄环境卫生整治标准》,18个县(市、区)确定33条重要路段,实施以路带村,对沿线1000米范围内1405个村庄进行整治,示范带动全域人居环境水平提升。由表及里、梯次推进,在整体提升上求实效,以国省干道、铁路高速整治为开端,形成工作机制,每个县(市、区)每年整治1-2条道路,整体提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面貌。属地负责、压实责任,在组织落实上求实效。压实县(市、区)党委政府组织推进辖区内重要道路沿线环境整治工作“主体责任”,实施台账管理,建立国省干道等重要道路整治工作台账,列出6大项19小项指标任务清单,做到底数清、任务明、责任实。
健全三项机制,深化三大导向。健全观摩评比机制,深化实干导向,对照标准现场打分、排名,结果纳入对各县(市、区)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考评内容。健全建设管理机制,深化实效导向,全域推行“路长制”建设管理机制,明确21名总路长、98名分路长,Q面加强沿线建设管控,实现了国省干道沿线环境改善全域化、常态化、规范化、制度化。健全考核命名机制,深化实用导向,以各县(市、区)辖区内各条国省干道区段为单位,实施百分制考核,根据考核结果,年终评选“Z美公路”,对重要道路评选出“Z美区段”。